療癒,是「陪伴」而非拯救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禾庭官網的創想足跡,裡面簡單介紹了我自己和禾庭的由來,也透露了我的一些理念。

我大學時讀的是社會學,這讓我的思考方式變得更加開放,學會了從多角度看待問題,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轉變。
接著,參加義務張老師的培訓是我人生中的另一個重大轉折。這段經歷顛覆了我過去的思維模式,像是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話語,其實背後隱藏著無數的可能性和深層的含義。在日常的對話中,我們常常以自己的經驗去理解他人,卻忽略了與他人核對的過程,最終形成了「以為彼此都懂,但其實彼此都不懂」的情況,這也是為什麼我在與人對話時,會很習慣去確認別人的意思。

在這段學習過程中,我確立自己在人際互動中的理念—每個人都擁有自我療癒的能力和內在力量,無需依賴他人,也沒有任何人比你強大,需要你聽從他的指示,我們的角色是陪伴,而不是去幫助或解決他人的問題。

而芳療植物就有這樣的力量,它們給予的療癒是中性、自然且平等的,帶給我們的陪伴並不帶有任何強制性,所以我很喜歡植物帶來的天然療癒力,因為它們以最真實、純粹的方式為我們提供安慰。
不過,在我過去的工作經歷中,我發現有些人會因為自己的角色而自認為自己很厲害,將他人視為需要被「拯救」的對象。他們會認為,只要讓對方流淚或說出心底的痛,就代表自己成功了、自己很有能力幫助他人。

這邊也可以簡單分享一下前陣子很夯的心靈成長課程話題。在我從輔導領域轉換到芳療領域時,因芳療在大眾眼中,可能還不是那麼普遍,大家通常會將它與美容行業連結。當時,我並不知道該如何找到一份芳療工作,出於信任,我選擇加入我的芳療老師所擔任顧問的美容店工作,但這段經歷與我原本的期望完全不同,那裡充滿了貶低與批評,在短短的時間裡,幾乎讓我忘了自己在社會學與張老師那裡學到的核心價值,甚至完全偏離了我最初的方向。

在這期間,我認識了一位在當時環境的中比較合得來的同事,也是出於信任,我參加了他介紹的心靈課程。在課程中,我看到了許多不成熟的輔導技巧。譬如,鼓勵每個人當眾說出自己的痛苦與秘密或是只要哭泣,就代表成長與治癒,但如何「收拾」這些被翻起的過往與黑暗卻被完全忽略。我過往所學到的是,真正的療癒不是讓人單純說出傷痛就結束,而是讓當事人能夠帶著不同的理解與力量走出來。如果輔導者沒有能力幫助當事人整理這些情緒,那麼隨意翻開傷口,只會讓人停留在痛苦裡,甚至造成更大的傷害。厲害的不是挖出當事人說出這些,而是要如何讓他們在這次的經驗中能夠帶來不同的意義與安慰,所以翻起這些後「如何收拾」才是最重要的。

好像講太多了XD 但總而言之,我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陪伴者,而非指導者或救助者。每個人都擁有足夠的力量走過人生的各個旅程,只是旅途中某些時刻需要他人的理解與支持,讓我們在那個困難的當下,重新找回那份原本屬於自己的力量。

#禾庭HoTing #靈性療癒 #內在力量 #心靈陪伴 #自我探索 #療癒之路 #台北spa按摩 #板橋spa按摩

TOP